北交所上市近一個月,鋅粉“頭部玩家”新威凌的股價“跌跌不休”。
11月24日,新威凌正式在北交所上市,上市首日平報9.60元/股,此后便開始連續下行,甚至連續1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發行價格9.60元/股,致使公司不得不啟動股價穩定預案。
12月16日,新威凌在二級市場上仍未扭轉“頹勢”,收報8.70元,下跌0.46%,低于發行價9.38%。
作為北交所“鋅粉第一股”,從生產規模、客戶陣容、業績表現等多方面來看,新威凌似乎都表現不俗,但在二級市場連連“碰壁”,或與其所屬鋅粉行業屬性相關。
一方面,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而新威凌本身產品單一,在產品開拓上也不見起色;另一方面,鋅粉市場規??臻g小,天花板較低,新威凌等企業在規模擴張上承壓受限。
鋅粉“頭部玩家”
產能居行業第二
新威凌所屬有色金屬粉體材料行業。
有色金屬粉體材料是指尺寸小于1mm的有色金屬顆粒群,包括單一金屬粉末、合金粉末以及具有金屬性質的某些難熔化合物粉末,有色金屬粉體材料按照金屬類型分類可分為銅、鋁、鋅、鈦、鎳、鈷等單體金屬及合金粉體材料,新威凌即主營球狀鋅粉、片狀鋅粉、不規則狀鋅粉等鋅金屬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生產工藝上,球狀鋅粉采用蒸餾法生產工藝生產,不規則顆粒狀鋅粉一般采用霧化法生產,片狀鋅粉則是采用球狀鋅粉或不規則顆粒狀鋅粉為原料研磨而成。
鋅粉生產位于產業鏈中游,其上游主要為鋅礦采選和冶煉,冶煉后的成品鋅錠即為鋅粉生產的原材料;下游應用市場包括涂料行業、化工行業、電鍍行業、有色冶煉行業、醫藥行業等,其中涂料領域市場需求最高,占總需求的60%左右,其次為化工領域和醫藥領域,占比分別約28%和4%。
圖/招股書
目前,新威凌經過自主研發和積累,已擁有塔式氣爐、臥式氣爐、臥式電爐、霧化氣爐四種爐體。公司自主研發改造了多個生產加工設備,增強物料循環生產能力的同時降低了成本,其中“自動化粉體輸送系統”實現了自制粉工序到篩分工序的全自動送粉。
從生產規模上看,新威凌是一位“頭部玩家”。根據公司招股書,目前我國鋅粉行業的參與市場主體數量在100家左右,年產能規模最高為江蘇天誠鋅業,年生產能力為鋅粉5萬噸、氧化鋅12萬噸;其次便是新威凌,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建成產能4.05萬噸。(注:該鋅粉產能規模未包含片狀鋅粉的產能規模)
其中,新威凌的四川生產基地在建生產能力為1.7萬噸/年,未來達產后,新威凌總產能將達到5.762萬噸/年,在不考慮競爭對手新建/在建產能情況下,公司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鋅粉生產企業。
據悉,新威凌現已和中集集團(000039)、中化集團、中國重工(601989)、中遠海運等央企或其子公司,以及宣偉涂料、金剛化工、中涂化工、阿克蘇諾貝爾、關西涂料等世界前二十大油漆和涂料生產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業績方面,2019年度至2021年度及2022年前三季度,新威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4億元、3.89億元、6.01億元及4.5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57%、-6.09%、54.69%和4.40%;同期實現歸母凈利潤0.13億元、0.19億元、0.30億元和0.1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5.33%、45.49%、61.19%和-18.94%。
球狀鋅粉營收占比近99%
產品開拓未見起色
盡管新威凌處在行業領先地位,近兩年的業績表現也預示著公司似乎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然而事情可能并不那么順利。
當前,新威凌已經出現毛利率下滑趨勢。
公司產品銷售采用“原材料價格+加工費”的定價模式,利潤主要來自于相對穩定的加工費,由于原材料鋅錠價值較高,公司主要產品球狀鋅粉加工具有“料重工輕”的特點,其毛利率較低。
招股書顯示,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1.13%、12.70%、10.47%及8.83%,毛利率較低且整體下滑,同時低于部分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公司所處的鋅粉生產行業發展已經處在成熟期,國內鋅粉行業企業大多數規模較小,產品同質化嚴重是行業整體特點,而新威凌也同樣面臨著產品單一的嚴峻問題。
根據招股書,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新威凌球狀鋅粉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80億元、3.78億元、5.90億元及2.9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2.51%、97.83%、98.98%及98.77%,占比極高。
圖/招股書
為應對產品單一問題,新威凌近幾年也進行了片狀鋅粉、鋅基-多元復合防銹顏料、鋅鋁合金片狀鋅粉、無鉻達克羅涂料等多個球狀鋅粉下游新產品的研發。
報告期內(2019-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1153.08萬元、1337.92萬元、1678.88萬元和772.12萬元,逐年增加。
圖/招股書
不過,新威凌在產品開拓上的努力,并沒有明顯的成效。反饋在經濟效益上,報告期各期,公司上述新產品的銷售收入合計占比均未達到5%。
其中,新威凌重點投入的片狀鋅粉方面,截至2021年末,公司片狀鋅粉產能僅120噸,產能占比僅0.47%,相較于已在片狀鋅粉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江蘇科成新材、江蘇申隆鋅業、中金嶺南等國內競爭對手的產能,還存在較大的差距。
根據招股書,江蘇科成新材和江蘇申隆鋅業片狀鋅粉的年產能均為2000噸,中金嶺南的片狀鋅粉實際最大產能為900噸。
新威凌在招股書中表示,其在四川生產基地新建的2000噸片狀鋅粉生產線投產后,將成為片狀鋅粉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但作為片狀鋅粉生產的“后來者”,新威凌在該領域市場開拓上或將面臨不小的困難,行業的“先行者”們也不會放過任何搶占市場的機會。
鋅粉行業市場空間小
規模擴張承壓
新威凌產品開拓受阻的同時,其所處行業的上升空間也較窄。
根據前瞻信息網,盡管近5年來國內鋅粉行業市場規模走勢向上,但增速非常緩慢,且規模小,2021年度球狀鋅粉的市場空間僅60.90億元。
其中,新威凌重點開拓的片狀鋅粉市場,2025年產值區間預計僅10.11-11.30億元。
這也意味著,公司想要進一步擴張經營規模,搶占市場份額,受限承壓較大。
而新威凌現在“大手筆”擴建產能,未來在建產能達產后能否順利消化,對公司而言也是不小的風險。
本次北交所上市,公司擬募資1.25億元,投入“四川生產基地超細高純鋅基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湖南生產基地年產2.55萬噸超細鋅粉生產線自動化技改項目及研發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四川生產基地超細高純鋅基料生產線建設項目”將形成年產1.5萬噸鋅粉的產能,完全達產后,公司球狀鋅粉產能將達到3萬噸,相對于最近一年末的產能水平,擴張幅度近120%。
大幅增加的產能對新威凌的市場開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果新威凌不能相應有效地拓展市場,可能會導致產品積壓或者產能閑置的情況,從而對新威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