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業務版圖擴張,清越科技或“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022年12月28日,PMOLED全球龍頭清越科技(688496)在科創板上市,首日低開高走,收報9.97元,相較9.16元/股的發行價上漲8.84%。
而上市以來,清越科技的股價不時觸及破發,1月6日盤收9.38元/股,下跌0.11%。盡管身為行業龍頭,清越科技似乎也并不那么受歡迎。
從清越科技近幾年的業務發展來看,其主營的PMOLED業務空間有限,為實現進一步的跨越發展,其正在布局電子紙模組業務和硅基OLED業務。
其中,公司已實現量產的電子紙模組業務依然面臨毛利率低、產能利用率低、過度依賴單一客戶等多重風險,而硅基OLED業務2021年的營收不過才6萬元,2022年毛利率為負尚處虧損狀態,未來業務的持續發展將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
而近年來的“大手筆”布局,已經讓清越科技“囊中羞澀”,彼時的清越科技,正急需錢。
PMOLED全球龍頭
2019-2020年出貨量全球第一
清越科技系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中小顯示面板制造商,深耕行業多年,其現已形成以PMOLED業務為主、電子紙模組與硅基OLED業務為輔的產品架構與業務格局。
PMOLED顯示面板是OLED顯示面板的一種,具有自發光的特性,與傳統中小屏液晶顯示面板相比,其采用的面板厚度較薄,可薄至0.2mm,畫質較高,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等特點。
清越科技擁有中國大陸首條PMOLED顯示面板大規模生產線,該生產線入選《科技導報》年度中國重大技術進展,被該報評價為“標志著中國新型平板顯示技術領域通過多年自主創新已取得重大突破?!?/p>
近幾年,清越科技的PMOLED出貨量持續保持世界前列,2018年出貨量全球第二,2019年、2020年出貨量全球第一。
圖/招股書
電子紙顯示模組是一種反射式顯示方案,其自身不發光,無需背光源,通過反射環境光實現顯示,具有類似傳統紙張的顯示效果。清越科技2020年下半年實現電子紙模組的量產,快速形成了一定的收入規模,并于2021年、2022年上半年持續擴大生產銷售規模。下游應用目前主要集中于電子價簽領域,未來將有望拓展至數字貨幣、智慧交通等行業。
硅基OLED顯示器是以單晶硅作為集成式驅動背板制作而成的前沿OLED顯示器件,主要應用于近眼式顯示和投影顯示系統,在5G通信時代,有望成為VR、AR等下一代智能穿戴顯示的主要方案。
清越科技8英寸硅基OLED顯示器生產線于2021年一季度完成了產品點亮,實現了硅基CMOS驅動電路與高效有機發光OLED器件的有效集成,并于2021年6月實現了首次產品出貨。
圖/招股書
業績方面,清越科技2019-2021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36億元、4.98億元、6.94億元,YOY依次為-6.49%、14.33%、39.37%,三年營業收入的年復合增速14.21%;同期實現歸母凈利潤0.47億元、0.58億元、0.59億元,YOY依次為-22.18%、23.90%、1.91%,三年歸母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速-0.58%。
最新報告期,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61億元,同比增長68.94%,主要原因系電子紙模組產品收入增長迅速所致;實現歸母凈利潤0.31億元,同比下降2.71%。
實際上,清越科技近幾年的營收構成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主要與其業務拓展布局相關,但作為電子紙模組與硅基OLED的行業“新人”,清越科技自然不如在PMOLED行業般如魚得水。
PMOLED市場空間受限
電子紙模組業務風險“裹挾”
自成立至今,清越科技一直從事PMOLED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也在行業內占據了龍頭地位。不過,清越科技的PMOLED業務似乎不再“被重視”。
根據清越科技招股書,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PMOLED業務收入分別為3.20億元、3.45億元、3.17億元和1.34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8.92%、75.35%、50.44%和29.71%,下滑趨勢顯著。
毛利方面,報告期內,公司PMOLED業務的毛利分別為1.19億元、1.35億元、1.18億元和0.43億元,占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別為96.13%、95.53%、80.98%和51.69%,亦是大幅下滑。
實際上,PMOLED產品以功能性顯示為主,側重小批量、多樣化,主要應用于3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顯示領域,相比側重于手機、電視、電腦等大宗消費電子領域的AMOLED、TFT-LCD行業,PMOLED市場空間十分有限。
根據CINNO Research的數據,2020年全球PMOLED市場規模僅2.3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全球PMOLED市場規模也不過只有3.8億美元。
清越科技似乎看到了行業市場空間帶來的發展局限性,所以近幾年在業務拓展方向上“下功夫”,電子紙模組便是其中之一。
據悉,清越科技于2020年開工建設電子紙模組生產線并快速實現量產,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電子紙模組業務收入分別為0.66億元、2.69億元和3.04億元,2021年相比2020年同比增長308.65%,2022年上半年更是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收入。
不過,電子紙模組為作為清越科技近兩年新拓展的業務,仍處于業務培育期。毛利率水平低、產能利用率低、高度依賴單一客戶......清越科技在電子模組業務領域正被多重風險“裹挾”。
從毛利率和凈利率來看,清越科技自2020年開始大幅下滑。2020年公司銷售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30.82%和11.45%,2022年上半年分別僅有19.28%和3.78%。
其中,清越科技電子紙模組產品毛利率遠低于PMOLED產品,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清越科技電子紙模組產品毛利率分別為5.01%、8.56%和13.07%,與PMOLED多年穩定在30%-40%的毛利率相比差距較大。
同時,清越科技電子紙模組業務的產能利用率并不高。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期間,公司電子紙模組產能利用率最高僅有64.31%,最低甚至不足30%。
值得一提的是,清越科技的電子紙模組產品,幾乎都賣了給了一家公司——漢朔科技。根據公司招股書,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電子紙模組業務中對漢朔科技實現銷售收入6587.70萬元、25760.17萬元和30339.28萬元,對漢朔科技銷售收入占電子紙模組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996%、95.68%和99.86%,占比極高。
由此可見,清越科技在拓寬市場、豐富客戶群體、提升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還處于劣勢地位。
而清越科技為發展電子紙模組業務投入資金規模較大,義烏清越電子紙模組生產線項目預算1.85億元,截至2022年6月末,在建工程0.40億元,累計已轉入固定資產、長期待攤費用1.16億元,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的規模均較大。
未來,若清越科技在業務經營中不能實現電子紙模組業務的有效擴張和良性發展,導致產能利用率持續處于較低水平,則上述較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或在建工程可能出現閑置或停滯的情形,進而可能帶來資產大規模減值的風險。
硅基OLED業務還在虧損
長期投入的錢不夠了
清越科技重點發展的另一項業務——硅基OLED業務,同樣面臨不小的挑戰。
公司招股書顯示,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清越科技硅基OLED業務實現營收僅6萬元和26.06萬元,毛利率為負,目前硅基OLED顯示器生產線還處于技術工藝持續優化與產品試制階段,距離大規模量產尚需較長一段時間,而清越科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則是“沒錢了”。
近幾年來,清越科技在新業務拓展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現已陷入資金緊張的困境。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方面,清越科技自2020年以來持續為負,報告期內分別為0.81億元、-0.18億元、-1.49億元和-0.17億元。
同時,清越科技對電子紙模組、硅基OLED等新業務進行大規模資產投建,使得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020年以來持續為負,報告期內分別為0.94億元、-1.52億元、-1.08億元和-0.21億元。
近三年來,清越科技的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由2018年的26.19%,直接飆升至2021年的58.08%,2022年前三季度的資產負債率依然維持在高位,為58.70%。
一邊是資產負債率不斷攀升,一邊是償債能力不斷下降。
從數據來看,清越科技近三年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呈持續下降趨勢,流動比率由2018年的2.72降至2021年的1.06,速動比率由2018年的2.24降至2021年0.72,降幅極大且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現已處在危險的邊緣。
“急需錢”的清越科技本次科創板上市擬募資金額也不低,其擬募資總額7億元,其中3億元用于“硅基OLED顯示器生產線技改項目”,截至2022年6月末,其在建工程1.97億元,在建工程規模較高且尚未轉固。
由于硅基OLED技術難度高、工藝復雜、實現高良率量產耗時較長,且面臨著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的市場競爭,必然需要清越科技在諸多方面進行長期持續投入。
清越科技在招股書中亦表示,公司硅基OLED業務可能存在發展緩慢以及因生產線折舊攤銷金額較大導致持續虧損的風險。
“若公司沒有充足的資金保持對硅基OLED技術研發、工藝優化、產品生產、原材料采購等方面的持續投入,則公司硅基OLED業務可能面臨實施進度緩慢甚至發展中斷的風險。若經過長時間投入,公司仍無法實現高良率量產或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則可能面臨無法有效滿足市場需求或者市場開拓力度不足從而喪失發展機遇的風險,甚至存在利潤空間無法覆蓋折舊攤銷從而導致虧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