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收官在即?;仡欉@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A股市場推動完善多元融資支持機制,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為中國經濟V形復蘇做出了貢獻。這一年,A股IPO融資規模創出歷史新高,存量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實施注冊制的科創板、創業板成為年內IPO融資的主力軍,中國企業赴歐洲發行GDR破冰。值此年終收官之際,證券時報推出年終盤點系列,著眼于資本市場的全新變化,堅定資本市場參與者信心。
2022年接近收官,這一年新股IPO市場依舊活躍,IPO發行家數和籌資規模保持較高水平。從上市數量來看,廣東、江蘇、浙江三個經濟發達省份成最大贏家。
與此同時,與此前年份相比,新股打新市場格局也在出現新的變化。
2022年A股IPO公司逾400家
Wind數據顯示,若按照上市日期口徑計,2022年A股市場新掛牌上市公司超過400家,達428家,上市數量不及2021年的逾500家。2022年上述新股公司合計募資約5870億元,年度募資額創歷史新高。
按照上市板來劃分,上述上市新股公司中,創業板最多,達150家,其次為科創板的124家,北證(即北交所)新上市公司和主板新上市公司分別有83家和71家。
從單家公司募資規模來看,2022年不同公司之間募資差異較大,既有多家募資超過百億元的公司,也有不少募資額不足億元的公司,其中募資額不足億元的公司多數在北交所上市。
這里面,有5家公司募資規模達百億元級別,其中中國移動募資規模超過500億元,成為2022年A股市場“募資王”。另一中字頭公司中國海油募資超過300億元居于其次。
科創板公司中,也現多家募資達百億級別的公司,其中聯影醫療募資109.88億元,成2022年科創板“募資王”。
新上市公司數量粵蘇浙三省成最大贏家
據Wind統計,2022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數量按照所屬省級行政區來看,廣東、江蘇、浙江三個經濟發達省份成最大贏家,其中廣東省2022年新增掛牌78家A股上市公司,屬最多。江蘇省和浙江省分別新增掛牌70家和55家A股上市公司。北京市、上海市分別新增掛牌A股上市公司43家和36家,亦收獲頗豐。
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劃分,2022年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公司最多,達到88家。
專用設備制造業45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45家,亦均為分布較多的行業。此外,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行業上市公司亦較多。
打新成“技術活”:主板新股成“避險區”
對于2022年的新股市場而言,還有一個重大的變化是,打中新股后“必賺”的神話進一步被打破,新股破發變得稀松平常,這對選擇何種新股進行申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新逐漸成為一項“技術活”。
據記者統計,在年內新上市的股票中,有143只股票上市首日盤中曾現破發,首日盤中破發比例超過了1/3。上述首日曾現破發的新股中,科創板新股55只,北證新股51只,創業板新股37只,無破發主板新股出現,這意味著主板新股成為打新“避險區”。
另外,新股市場化發行的大背景下,新股中簽收益也較此前年份有明顯降低,以往動輒賺10萬元的“肉簽”未再出現,新股一二級市場的聯動更為緊密。
不過,打新總體仍能獲得正收益,部分新股收益率仍頗為驚人。數據顯示,2022年上市的新股中,截至2022年12月29日收盤,有26只新股上市首日漲幅超過100%,其中6只新股上市首日漲幅甚至在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