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A股如何走?知名券商这样看!机构重点调研了这些行业…
2023年A股如何走?知名券商这样看!机构重点调研了这些行业…
岁末年初,多家券商机构发布相关研究报告,总的来看,机构对2023年A股看法较为乐观。对于2023年可能的投资机会和市场风格,各路券商机构也纷纷发布看法,对于周期股、成长股等,以及投资主线的看法,有一定共识,不少机构重点提及了业绩、利率、政策等因素对市场的可能影响,但具体看法不一。这里面,埃斯顿、祥鑫科技、迈瑞医疗、高测股份、容百科技、晶盛机电等公司接受调研的机构家数均超过了200家。
01-05
-
2023怎么投?机会在哪里?牛市会到来吗?30个最佳分析师最新研判
2023怎么投?机会在哪里?牛市会到来吗?30个最佳分析师最新研判
2023不期而至,新的一年,首个交易日迎来开门红。随着经济稳步好转预期增强,稳增长持续发力,疫后复苏叠加地产修复,消费链、出行链、地产链……谁会成为2023投资主线?机会在哪里?牛市会否到来?
01-04
-
同时,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受到财政可持续以及地方债务风险约束,需要“准财政”工具予以配合财政政策扩张。消费政策将着力“稳大头、促创新”202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消费市场波动较大,但在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保畅通的政策支持下,消费市场顶住了压力,展现了韧性。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下,2023年的房地产政策将更加宽松,将在落实好2022年已出台多项政策的基础上,从供需两端进一步出台新的支持政策。同时,监管方与相关企业应相向而行,找到适合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监管平衡点,形成合理监管。
01-03
-
在2022年11月18日举行的首届“新能源资产管理大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秦海岩透露,2023~2025年全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约60GW~70GW,这给风电行业发展吃了“定心丸”。业内人士李彩球表示,2023年,将是中国风电不同寻常的一年,“首先是风电造价将会迎来历史第一个低点,其次是风电装机规模将会迎来历史第一个最高峰,或达到80GW。另外,国内模拟芯片厂商纷纷从消费电子级产品向汽车和工业领域拓展,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等一批国产厂商正在快速崛起。
01-03
-
2022年迎来收官。这一年,俄乌冲突、美联储持续加息、疫情反复以及房地产风险释放等多重因素一轮又一轮冲击,令市场经历了一轮漫长筑底;这一年,A股市场走势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经历了先跌后涨、再跌再涨的“W”型行情,不少行业上市公司基本面与二级市场股价遭到“双杀”。
12-24
-
15400亿!成绩单出炉,2022年IPO与再融资双降,不到七成中签新股盈利,最强新股16个一字板
15400亿!成绩单出炉,2022年IPO与再融资双降,不到七成中签新股盈利,最强新股16个一字板
2022年,内地证券市场IPO融资额与再融资额双双下降,打新不败神话破灭,新股中仅不到七成中签可盈利。科创板IPO募资额居首从上市地点看,上市地在深交所的IPO有183家,募资额2077.68亿元。五省市IPO募资额超500亿元从IPO公司所属地域看,2022年有12个省市的IPO募资额超过百亿元,5省市IPO募资额不足10亿元,分别是广西、内蒙古、西藏、吉林、山西。IPO募资额第一梯队的包括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5个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募资额均超过500亿元。注册制新股以首日收盘价、沪深主板新股以开板日收盘价统计,2022年有283只新股中签可盈利,占比68%。
01-03
-
2022年A股市场新挂牌上市公司超过400家,达428家,上市数量不及2021年的逾500家。2022年上述新股公司合计募资约5870亿元,年度募资额创历史新高。
01-01
-
2022年A股收官:上市公司数量突破5000家!3只黑马股问鼎年度涨幅榜
2022年,全球遭遇通胀周期、俄乌冲突、美联储持续加息、疫情反复等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冲击,A股市场也经历了一轮漫长筑底。大盘指数在跌宕起伏中坚守3000点关口,在政策利好推动下,新能源赛道成为A股顶流,一大批龙头公司趁势崛起。
12-30
-
资本市场年终盘点丨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42家强制退市公司创历史纪录
资本市场年终盘点丨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42家强制退市公司创历史纪录
编者按:2022年收官,退市新规实施也即将满两周年。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43家A股公司从A股退市,除ST平能被吸收合并外,剩余42家公司均因触及退市指标,被实施强制退市。今年强制退市的42家公司,加上2021年强制退市的17家,退市新规实施两年来,退市家数占过去30多年全部已退市公司总量的40%。二是针对不同的退市类型,分别进行退市流程设计,如交易类强制退市及主动退市不设退市整理期等。只有持续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加快推动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渐显效,才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01-05
-
2022年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然而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新时代刚刚开启。截至目前券商系公募机构数量超过了60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基金公司,既拥有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等头部公募,也有创金合信基金、华商基金、长城基金、安信基金等中小型公募。包括银华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光大证券、平安证券、兴业证券等年内上线基金投顾业务的机构在内,截至2022年基金投顾持牌机构突破60家,形成基金公司、券商、银行、基金独立销售机构“四方逐鹿”,业态趋于丰富多样化。在财富管理转型加速和公募基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基金投顾业务或将成为财富管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12-22
-
2022年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吹响了公募基金行业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号角,并为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意见》指出,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公募基金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专业能力适配性不够、文化建设薄弱、结构不平衡等问题,站在新发展阶段,要紧紧围绕促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扎实推动监管转型,加快构建公募基金行业新发展格局。
12-25
-
面对市场的波动,基民似乎表现更为“淡定”,不少行业类ETF基金年度跌幅较大,但基民却“越跌越买”,不少ETF基金年度份额变动超百亿。Wind数据显示,科创50ETF年末基金份额达507.85亿份,为目前基金份额最大的ETF,今年来,科创50ETF的基金份额增加了365.49亿份,也是今年基金份额变动最大的ETF。Wind数据显示,医疗ETF、医药ETF等年内基金份额增加超百亿份,证券ETF、半导体ETF、芯片ETF、5GETF等同样获青睐。据平安证券研究,目前行业ETF集中于偏上游周期板块和偏下游的消费、医药、TMT、金融地产板块,而中游板块的产品主要集中于新能源相关产业链,在机械设备、...
01-03
-
2022年83家企业成功上市,北交所:持续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估值定价水平
2022年83家企业成功上市,北交所:持续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估值定价水平
佳合科技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5870万股,发行价格为8元,新股募集资金总额1.2亿元,主要用于广德佳联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纸制品胶印、柔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资深新三板评论人、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12月新股破发率高企的核心原因是新股密集上市打破了市场和生态的固有平衡,让市场和投资者们倍感压力,全市场未能及时适应,投资者观望情绪较浓,买入意愿不强,直接导致不少新股连续首日破发。开源证券认为,未来随着北交所持续优化审核机制并严把质量关,北交所将迎来发行数量和发行质量的双提升,北交所新股的投资价值正在逐步凸显。
12-31
-
对期货市场而言,2022年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里,期货市场走出了巨幅震荡行情。
12-29
-
尽管目前俄乌双方正在进行多轮和谈,此前大涨的国际原油、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较高点回落,但全球紧张氛围持续,市场情绪扰动未止,大宗商品仍需警惕大幅波动风险。
12-28
-
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阴影未散,各行各业饱受其苦,叠加国外环境超预期变化,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于银行业而言,挑战似乎也接踵而来,资产荒、营收增长难、新型风险挑战……即便如此,银行业仍在稳与进之间、量与价之间、疫情防控与业务发展之间取得了多重平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12-23